宝利财富:医学影像三大核心价值备受瞩目!
医疗健康是我国“十四五”时期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,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医疗制造、医疗器械、医疗诊断等细分行业的引导扶持,行业发展不断迈向纵深领域。
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大力推动和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,中国“十四五”规划强调突破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技术。日前,相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,指导医疗器械产业规范化发展,2021年6月1日行业开始实施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。
中国医疗器械制造迈向“高精尖”
医学影像设备“国产化”提速
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是医疗健康产业中的重要细分行业,近年来在疫情催化和国际环境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持续增长。数据显示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一直在15%以上。
目前来看,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、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竞争力,且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。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国家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,解决一批药品、医疗器械、医用设备等领域“卡脖子”的问题,对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提出更高要求。
从行业发展趋势看,人口老龄化、科技创新、国产替代、城镇化推进、医疗改革深化等综合因素,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品需求不断增长,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更多制造业产业链的长度将进一步延伸、产业集群效应将继续增强。
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医疗器械最主要、技术含量最高的分支之一,是《中国制造2025》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高端装备。其中,X线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一个重要分支,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发生器、球管产生人工X线光源照射人体,通过数字化X线探测器收集穿过人体后衰减的X线光子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包含诊断信息的数字图像。
医学影像设备研发技术以及生产工艺要求高,中国医学影像行业起步较晚,缺乏技术经验的积累,经过不断发展,现阶段中国医学影像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,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一直被欧美老牌巨头垄断,90%依赖进口。中国医学影像生产企业中,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极少,大部分企业核心部件依靠进口,市场主要被国际巨头所垄断。
随着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快速增长,国家大力推动医学影像行业提高国产化率,中国本土企业拥有渠道以及成本优势,行业中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较大,推动着医学影像设备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,本土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升。
医学影像与医疗设备密不可分
医学影像3大价值日益凸显
在医疗器械中,医学影像借助医疗设备能够辅助治疗重大疾病。医疗影像设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将智能技术贯穿到研发、制造、服务等各大应用领域,为医疗诊断带来巨大价值。
当前,医学影像是指为实现诊断或治疗引导的目的,对人体施加可见光、X射线、超声、强磁场激励等各种物理信号,记录人体反馈的信号强度分布,形成图像并帮助医生判读人体结构、病变信息等的技术手段。
而医学影像设备则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,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。医学影像设备包括:X线成像(DR)设备、核磁共振设备、核医学设备、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、超声、放疗等。
据宝利财富研究员调查,如今,医学影像借助医疗影像设备,将影像报告和诊断筛查结果精准体现出来,为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1.诊疗价值
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,大型综合医院里的各个临床科室几乎都离不开医学影像科。医学影像相当于诊疗的先锋队、侦察兵,医学影像科医生提供的影像诊断报告,对疾病的诊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。
2.医学价值
医疗影像技术的迭代和更新,能够进一步增强对前所未见的人体组织结构的认知,提升医疗影像数据的质量,具有巨大的医学价值。医学影像学不仅非常广泛地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上,还可以用于科研、临床治疗、辅助临床治疗等方面。
3.疾病筛查价值
医学影像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,为患者最终确诊疾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一方面能够帮助临床医生精准诊断疾病,协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,并对疗效进行评估, 另一方面还能够尽早发现疾病,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,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及生存率。
总而言之,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中,医学影像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。医学影像作为医疗数据的主要载体,能够借助对大数据分析、预防疾病发挥重要价值,越来越吸引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目光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责任编辑:hnmd004